目录

|

书签

设置

手机阅读

扫二维码

传奇阅读客户端

下载手机版

点击这个书签后,可以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,
“阅读进度”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。

第02章 疤爹有话说2

小说:我们祖上 作者:何存中字数:4649更新时间:2021-12-17 15:14:21

一花**放不是春。望天湖边,与米贩子垸相邻,翻岗子走过去就是,那块“怀抱子”的洼地上,还出了一个名人。因为是近代的,所以**陈状元更有名。那洼地叫闻家荒。闻家荒是近代诗人、学者、斗士,闻一多诗中“二月庐”所在地。闻先生**在昆明拍案而起,饮弹而亡,成为千古绝唱。“二月庐”是闻先生的书斋,寒暑假两个月读书的地方。闻家的这一支因为人多,是从闻家铺“发”出来的,择地新建,背向火龙岗,面向望天湖,一进五重,树竹茂盛,院墙高耸,相传有三十口天井,九十九间半屋子,是故宫房间的百分之一。相传闻家新屋院门上的对联,集的是《论语》的句:“七十从心所欲,百年之计树人。”看似不“工”,细想“工”得多好。闻家**时期,闻一多弟兄四个全是大学生。后来有两个成了全国著名教授,闻家驷在北大,闻一多在清华。闻一多的诗《故乡》:“你不知道故乡有一个可爱的湖,常年总有半边青天浸在湖水里,湖岸上有兔儿在黄昏里觅粮食,还有见了兔儿不要追的狗子,我要看如今还有没有这种事。”写的就是这里哩。

闻家荒原来不叫闻家荒,叫闻家新屋。**闻家这一支兄弟的后人,像疤爹的后人一样,现在都住到了北京,成了“北京人”。闻家新屋**无人住,就拆掉了,变成荒地,人们就叫闻家荒。由于闻先生太有名了,慕名来寻访故居的人就多,专家学者还有作家诗人们,结队而来,由导游举着旗儿领着,听导游背熟了的介绍词儿,看那块荒地,发忧古之哀思。闻家故居叫了许多年要重建,作为旅游区的景点,规划也有,蓝图也有,只是重建不是一件容易事,要等各方面条件成熟。说起这些来,米贩子垸人如数家珍,能不骄傲吗?

告诉你,牛不能瞎吹,一要有“谱”可摆。二要有“故事”可讲。巴河历代的男人们,驾大船闯江湖,乘风破浪。见得多识得广,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。岸上立得住,船上踏得稳。像疤爹一样,拼的是“一腔正气”哩。他们聚在一起喝茶,抽烟,说笑话,讲“故事”。讲故事,眉飞色舞,引人入胜,那是过去的。讲形势,国际的国内的,从网上看来的,那是现在的。一套接着一套。只要开口,没有口才不好的。这就可爱,像“状元府”的后人。

太阳很好。“戏”在风中唱,“人”在天上走。

门前场子上,垸人像蜂子朝王,嗡嗡嘤嘤。疤爹**在屋里的床上,喘着气儿,闭着眼睛听。记忆像巴河涨水,涌上心头。

疤爹是改革开放后,到北京住了一段时间,才知道同是望天湖边火龙岗的人,闻一多**陈沆有名得多。不**不知道,一**吓一跳。

疤爹的两个儿,一个叫文才,一个叫文秀。这是疤爹依照家谱上辈派取的。两个儿是双胞胎,从一个肚子里生出来的。米贩子垸不说疤婆会生,只说疤爹种好。巴河人男权思想严重,总也改不了。两个儿都是恢复高考那年考上大学的。文才考取清华,文秀考上北大。一炮双响,炸动巴河一方天。文才清华大学毕业后,分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工作,经过打拼当上了博士生导师。文秀北大毕业后留校,在该校国际关系学院任教,经过努力也是博士生导师。在北京立足不容易,所以他们结婚都晚,儿女来得迟。响应号召,都是**生子。文秀生的是孙儿。文才生的是孙女。两个年纪相当。孙儿胆大,孙女胆小。胆大的孙儿,可以放心养。胆小的孙女,就得小心看。

那一年文秀夫妇工作忙,试图把疤爹和疤婆接到北京住,算盘打得不错。疤婆主内,做饭料理家务。疤爹主外,接送女儿上小学。另外让两个老人住在身边,一来省钱,二来省心。文才先出世,是哥。一听弟的主意,就摇头,说:“不在一个文化圈,水土不服。文才是研究国际关系的。文秀说:“适应,进化。”弟是研究人类进化的。文才就笑着说:“不信,你试试。”于是文秀就将疤爹和疤婆接到北京住。北京条件好,住的是高楼,上下有电梯。手可摸着天,两脚不沾泥。疤爹住着,住着,问题来了。问题不是出在吃住方面。问题出在语言上。

首先是称呼问题。称呼问题出在家庭内部。疤婆是好说话的人,又不出屋,菜也不用买,由疤爹出去买,她只是做。疤爹的事就多,除了清早买菜之外,还要按时送接孙女上学下学。疤爹的儿媳是北京本地人,也不是城中心的,是密云水库边上的。儿媳妇接疤爹和疤婆到北京住,有一个顾虑,那就是怕女儿染上方言。一旦染上那就后患无穷。**方说男人文秀虽说贵为博士生导师,但是讲课时总免不了带巴河方言,让博士们笑话。儿媳妇可是一口地道的“京片子”,字正腔圆。孙女随娘,从小训练,也是一口“京片子”。疤爹接送孙女儿,孙女叫疤爹叫爷爷。疤爹听着心里不舒服,说:“不对,应该叫爹。”爹是巴河方言,是祖辈。孙女说:“怎么可能呢?爹是父亲。”疤爹瞪着眼睛说:“你是巴河人。巴河人就叫爹。”这就把孙女吓着了,红着眼睛回到家里向母亲告状:“妈妈,爷爷吓我了。”儿媳问:“怎么吓你的?”孙女说:“爷爷说我是巴河人,要我管他叫爹。”儿媳妇就气得不轻,不好发脾气,转换笑容,给疤爹上课。儿媳说:“爸,莹莹胆子小,您不要吓她。”疤爹问:“我吓她了吗?”孙女是个犟女,说:“吓了。他说我是巴河人,应该管他叫爹。”儿媳妇说:“怎么可能呢?你在北京生,北京长,你是北京人。北京人应该讲普通话。普通话中祖父称爷爷。听妈**。你没有错。”理所当然,是疤爹错了。

疤爹就自我解嘲,说:“啊。是北京人了。不是巴河人。‘北京人’的脑袋不是丢了吗?”不要以为疤爹没有读书,状元之后都是粗通文墨的人。疤爹闲着无事时就读文秀的**书,也不是全读,读署着儿名字的书,恰好读了文秀的博士毕业的论文,书名叫做《北京人》。是写北京周口店“北京人”的。书中的“北京人”在考古界专指旧石器早期,在周口店发掘出来的,八万年前古人类的头骨。这是个重大发现,证明**的人类起源。叫人痛心的是发掘出来的头骨化石,在近代战乱中丢失了,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。现在只有照片和复制品放在博物馆里,让人参观追思。疤爹也不是**茬,话中有话。意思是不能忘本。儿媳妇也是读书人,精明得很,当然领会疤爹话里的含义。文秀就出面打圆场,说:“你们都没有错。错的是我。我不应该到北京来。若是在巴河,就没有误会。”疤爹听出了儿话里的意思,球踢回来了,那意思就是他生坏了儿。北京人有北京人的优势,巴河人在北京过**子不容易,总是由北京人当家。儿有儿的难处。疤婆对疤爹说:“你不说话,人把你当哑巴卖?”明亮的灯光下,这气氛就有点紧张,不是很和谐。这是三十年前的事。要是落到现在,疤爹才懒得计较。现在米贩子垸的后代,再见时都说英语,拜拜!蛮好。像唱歌儿一样。世界大同了,管爹叫爷爷,管娘叫“马得”,管老子叫“法得”,习惯成自然。

疤爹在北京到底呆不住。因为孙女不服他的管。他不会说普通话,说巴河话,人又听不懂,交流起来非常困难。孙女想吃东西,他怕惯就了她,总是不肯买。孙女就给他取了个“三又爷爷”外号。哪“三又”呢?又蠢、又笨、又穷。蠢和笨,他承认。又穷,那就是笑话。不是差钱的人。只是孙女不理解。

疤爹推着一辆自行车儿,接孙女,在校门外等。学校门卫的老头儿问他:“您是哪里人?”疤爹说:“湖北浠水人。”那门卫是北京人,摇头说:“不知道。”全国县太多了,浠水太小了,“浠”字在新华字典上只有一条注释:专指地名,别无他用。疤爹不死心,问:“您知道巴河吗?”门卫说:“不知道。”疤爹问:“您知道陈沆吗?他是状元。”历史上的状元太多了,门卫更不知道。闲着也是闲着,有人说话,疤爹逮住一个,就朝死里问:“您知道闻一多吗?”这回门卫点头了,说:“知道。他是诗人、学者、斗士哩。”疤爹说:“他是我隔岗垸的。”门卫微笑了,坚起大拇指。总算遇到了知音。

住不下去了,两个儿就把两个老人送到火车站,买好票让他们自己回家。文才对文秀说:“怎么样?我说不行吧?”文秀不说话,只有点头的份。

疤爹回来后就把这些拿出来当笑话,说给杠子爹听。疤爹说:“你说笑不笑人,他们连陈沆也不知道?只晓得闻一多。”杠子爹宽疤爹的心,说:“不要同他们一般见识。他们懂什么?”说到儿媳妇的事,疤爹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。杠子爹笑着说:“你没把伤疤掀出来,让那娘们晓得你的厉害?”疤爹说:“哪能哩?”杠子爹笑着说:“你怕吓着了她?”疤爹说:“我怕吓着孙女儿。那细东西胆小。”

北风起了,变天了。杠子爹问:“大哥,伤疤痒吗?”疤爹说:“哪里是痒?是痛啊!一变天,它就隐隐作痛!准得很。痛得人整夜睡不着。”

于是二人都不说话了。杠子爹将手伸进疤爹的胸膛,摸那伤疤。那伤疤不是普通伤疤,有一尺多长,缝了一百多针,紫红紫红的,爬在肚子上,像一条长长的吸血的蜈蚣,刻骨铭心,惨不**睹。那伤疤是八十多年前**本兵进攻中国,巴河“沦陷”时留下的,是血雨腥风的历史见证。疤爹有命活到今天,**是人间奇迹。

作为发小,同是状元的子孙,米贩子垸的杠子爹见证了,疤爹那场所谓“桃色事件”虎口逃生劫难的过程。

时隔八十余年,地处长江中游的浠水县,是一九三八年春天,被进攻中国的**本人“沦陷”的。那时他们派军舰从上海吴淞口驶进长江,同时机械化的军队登陆了,水陆并进,沿江而上,叫嚣速战速决,三个月占领中国。他们没想到遇到了中**队的顽强抵抗,“淞沪保卫战”“南京保卫战”,大大拖延了他们狼子野心的实现。“田镇保卫战”之后,**本兵沿江而上,地处鄂东的浠水在劫难逃,“沦陷”了。浠水说是“沦陷”,其实也只是长江边上的巴河镇,以及河东周边十华里的地方。他们不可能,也没有精力,占领整个浠水。他们占领巴河镇之后,就利用街上头的盐仓,仓促地建立**伪政权,用红油漆将盐仓的墙壁刷红了,叫做“红部”。据说那“红部”里只有三个**本兵和一个留学回来的翻译,人称“三个半”,作为**伪政权的核心,其余的是一个中队,分三个小队穿黑衣裳的兵。那些穿黑衣裳的兵,其实是中国人。人称“二鬼子”。那时的浠水县,并存着三方政权。一个是**伪政权,据点建在巴河镇。一个是**领导的**,县城“沦陷”后,迁到了大别山里的阎家河办公。一个是****领导的抗******的,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,秘密流动的,属于地下组织。这三支政权领导的军队,各有各的活动地盘。依次叫作“沦陷区”,白区和红区。三圈相交,并不重合。此消彼长,拉锯着。**两**领导的军队,除了偶有摩擦之外,就是寻找机会,联手打击下乡扫荡的“鬼子兵”。通过反复较量,打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,龟缩在巴河镇建在高地上三个炮楼里固守。

所以说八年抗战期间,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,**本人说是占领了浠水,其实**正占领的,只有巴河镇以及河东周边不出十华里的范围,那巴掌大的一块地方。他们顾头不顾尾,忙于进攻,鞭长莫及,哪有精力巩固后方?他们占领巴河镇之后,就像狗子跑圈拉尿,通过气味标识力所能及的这块地盘。他们在气味标识的这块地盘里,并不肯闲着,打着太阳旗,叫嚷建立“**圈”,力图治理和恢复,圈子内百姓们**常的生活秩序,以示**治。

对于**治,深谙中国传**文化的**本人,并没有新招,沿用的是中国明代以来封建帝国的保甲连坐制。他们在“沦陷区”内的各保,发动百姓推举一个“维持会长”出来主事。这个会长由当地旺族的族长担当,是为乡绅。他们有恒产也有恒心,知书达礼,理所当然是当地众望所归的头面人物。一保十甲,一甲十户。保下的甲长,由“维持会长”指派,形成一个**治网。若是出了事,**本人就拿“维持会长”是问,同时株连九族。叫做“保甲连坐制”。**本人的任务就是按户籍发放“良民证”,派兵在上下街头进出的路口,设卡荷枪实弹检查“良民证”,凭证登记,放行进出巴河街的人。

  何存中说:

        

2
  • 88传奇币

  • 588传奇币

  • 1888传奇币

  • 5888传奇币

  • 8888传奇币

  • 18888传奇币

立即打赏

当前剩余0传奇币 充值

  • 1

  • 2

  • 3

  • 4

  • 5

  • 全部

今日剩余可投推荐票0

立即投票

忘记密码?注册新帐号

使用合作网站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