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
|

书签

设置

手机阅读

扫二维码

传奇阅读客户端

下载手机版

点击这个书签后,可以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,
“阅读进度”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。

明朝的言官制度和言官们的吹毛求疵

小说:解密《西游记》•闲侃世间万象 作者:苦乡字数:2873更新时间:2021-04-17 16:12:26

明朝的言官制度和言官们的吹毛求疵

朱元璋推元建明,为防大权旁落,取消了宰相一职,设六部协助自己处理国事,六部:吏部、兵部、礼部、刑部、户部、工部。为了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和失误,又仿照元朝制度,建立了都察院,都察院的长官是左右都御史,里面的工作人员**称御史,什么都御史、监察御史等等,可能是他们的行政级别不同所导致的叫法不同。这些御史们级别最高的是二品,最低的是八品。

御史就是专业言官,按后世的说法叫**调查员。这些人没有具体职务,更没有具体分工,是典型的砖头,哪里需要哪里搬。今天这里需要了,皇帝给你一把尚方宝剑,你就成了这里的特派员,明天那里需要了,给你一道圣旨,你就是到那里办事的钦差。如果没有特别安排,他们就像老鼠一样,自由渗透到**的各个领域去做包打听。

说御史们有权,他们大部分都是“科员”,手下一个人也没有,更无权调动任何一个人。说他们没权,他们又能够随心所欲,今天到兵部查吃空额,明天到刑部查冤假错案,让办事的官员看到他们就害怕。至于他们针对时弊或提议改革措施,或参劾失职官员,或要求提升、表彰官员等等,更是他们的职责范围。

朝廷对言官们的保护性很强,倡导他们畅所欲言,错了不加罪,并严厉禁止被**的官员们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。除了御史,还有两种叫给事中和观政进士的官算半个言官。

什么是给事中?明朝不是设了六部嘛,每一部设一个监察科,这个监察科的官员叫给事中。通常情况下,监察科的“科长”是正七品,科员是从七品。这些给事中官不大,权力却不小,如果他们认为以皇帝名义发出的敕令有不妥之处,完全可以将敕令退回,即连皇帝的圣旨都可以不算数。各部的工作情况都要定期向他们汇报,稍有不对,他们就要向皇帝打小报告。

什么是观政进士?就是考中了进士,还在实习阶段,没有实授官职的人。这些人没有权力,只是在各部各司实习,但朝廷赋予他们权力,可以自由上奏章。

给事中、观政进士与御史有所不同。御史是什么事都能够上奏,因为他们的工作实际上是**调查员嘛!但给事中、观政进士却不行。你在某部监察,在某部观政,其奏章就只能说某部里的事情。

有人给言官们作了一个戏谑的总结:当言官的大多数都是些书**,道学先生,认死理脑袋不转弯的人。因为言官的工作得罪人,捞不到钱,而且普遍官位低。你上的奏章多,得罪的人多,皇帝一高兴,可能给你升一级,并且弄个实职,但说不定你就成了你曾经得罪过的人的手下,轻者有穿不完的小鞋,重者会有杀身之祸。

情况介绍到这里,大家也许要问:除了御史、给事中、观政进士外,**官员是不是不能上奏章了呢?当然可以上,不过有明确的规定:四品以上的官员可以上奏章,但必须要跟自己的本职相关。除非特殊情况,一般不允许越级上奏。

朱元璋设立言官,本来是为了纠正各部各司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,实际上,言官们后来大多演变成派性争斗的马前卒,使一个国家机构丧失了应有的功能。如徐阶想推倒严嵩,他网罗了一批言官,今天上一道奏章,**严嵩,明天上一道奏章,**严世蕃。但严嵩办事很稳重,那些言官们上奏**的差不多都是些**毛蒜皮的事情,嘉靖皇帝不胜其烦,便对他们大多数进行了责罚,意在警告他们,不要无事生非。但言官无死罪,嘉靖皇帝老了,未来是属于裕王的。所以,他们仍然一道一道的上奏章,**严氏父子,宁愿让嘉靖皇帝处罚,也不愿意得罪裕王和徐阶,从而给自己留下后患。

朝廷对言官们的政绩考核,就是看谁上的奏折多。当三年言官,不上百把道奏章,就说明你没有兢兢业业。如果没有向最高权力者挑战的经历,就说明你不称职。所以,明朝的宰相们,一直是言官们**的焦点。当然,很多时候是那种不痛不痒的**,为的是做做样子,标榜自己。翻开267年的明史,每个大臣至少都受过二十次的**,有些大臣也愿意经常被那些言官们进行不痛不痒的**,为的是让当权者注意到自己的存在,如果连**自己的人都没有了,就说明自己已经被人们遗忘了。

不用言喻,一些初出茅庐极想表现自己的言官们,便像小学生做作业一样,每天都要上几道奏章,有正事说正事,没正事就对朝廷大臣**蛋里面挑骨头,连谁的鞋子穿大穿小了也要**。所以,朝廷每天都要接到上百道奏章,而那些奏章百分之九十都是些**毛蒜皮的事情。这是明朝的皇帝们普遍不愿意上朝的重要原因。后来皇帝们考虑到像这样下去不行,莫说处理事情,就是每天看奏章也要把人看死,还是找一个人来代替自己处理一些杂事为好。太祖朱元璋说了不设宰相,祖训不能违背,那就换种说法,叫首辅吧。于是,在六部之上,又设了首辅、次辅,虽然换了汤,熬的却是一味药。

朱元璋害怕大权旁落,不设宰相。事实上,明朝的首辅**以前的宰相权力大的多。以嘉靖王朝为例,嘉靖皇帝为防大权帝落,每天的奏章,都必须先送他过目,凡是他认为不重要的事情,便一律转交给首辅去处理,首辅处理好了,再收回来交给自己存档。由于奏章堆积如山,他就希望当天的事情当天处理,不要拖到明天。为了争取时间,绝对多数案件,就凭首辅一句话,对也罢错也罢,有个结果交上去就行。因为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完美,能打个六十分就行了。所以,昏君也罢,明君也罢,反正是顾不到那么多了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两面人生

人生在世,都有追求。成功了,叫百折不回,锲而不舍。功名利禄纷至沓来。失败了,叫不见棺材不落泪,不撞南墙不回头。责难羞耻如风袭面。这就是生活,谁也不能否认的生活。

先贤们用一生的实践,总结出来的哲理箴言,确实是启迪人生的一扇大门,但古往今来,入其门者却甚少。究其原因,是门里空无一物,****红尘中人,进去要图什么呢?空洞的说教不能把世人都教化成圣人,大家还要在客观世界里脚踏实地的生活。偏离生活的哲理如同**语,要么悟不透,想不通。悟透了,想通了便会发现那仅仅是万花筒中的一种颜色,以自己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来包罗万象,岂不是鼠目寸光,过林不见木!

哲人们的说教,以消极处世者居多。假若人都消极处世,得过且过,**还怎么发展?世界还有什么色彩?二十岁的年龄,雄姿英发,要其知足常乐,形同僵**,不要自己的生活,不要自己的思维,现实吗?八十岁的老人,劝其积**行德,不要**放火,不要行凶作恶,有必要吗?是故,哲人们悟透了生活,却没有悟透人生,看破了尘世,却不敢面对现实。因为他们没有明白,自己是悟透了,想通了,但一生也过去了。而人类却要生生不息,都要经历一个无知——学习认识——处世实践的生活过程,大家不可能一生下来就悟透生活,接受哲人们的说教,把自己变成木偶。他们还要实实在在地活在世上,并千方百计的按照自己的意志,实实在在的去经历生活的风风雨雨。

既然每个人都要经历同样的生活过程,那么生活就有规律可循。文明**里,友爱是主旋律,但不排除**就在身边。提倡和谐,并不否认不安宁的因素时时都活跃于生活的各个领域。遵循人生的规律,走自己的路,调正好必胜的心态,用一往无前的心理投身**,热爱生活,追求生活,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,才会丰富多彩。

  苦乡说:

        

2
  • 88传奇币

  • 588传奇币

  • 1888传奇币

  • 5888传奇币

  • 8888传奇币

  • 18888传奇币

立即打赏

当前剩余0传奇币 充值

  • 1

  • 2

  • 3

  • 4

  • 5

  • 全部

今日剩余可投推荐票0

立即投票

忘记密码?注册新帐号

使用合作网站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