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
|

书签

设置

手机阅读

扫二维码

传奇阅读客户端

下载手机版

点击这个书签后,可以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,
“阅读进度”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。

小说:鞋匠国富的故事 作者:新邵农夫字数:1726更新时间:2019-03-05 14:39:43

在田心**,国富浑身有使不完的劲。每天早上天还没有大亮,他就扛起新打制的锄头去山边开荒种地。这新锄头是他请何铁匠定制的。他看到上湖堂水库边,四周是山,山脚下长满了**,国富觉得长满了**没人开垦,荒着怪可惜的,就用那双勤劳的大手,抡起新锄头,一锄一锄也把荒地开垦成土。他在这里一共开垦了六块土。他又一担一担地把水库上边的淤泥挑到刚开垦的土里做肥料,常常累得满头大汗。但一份勤劳一份收获。他在这些新开垦的土地里,种的红薯、洋芋,个头又大又没伤疤;种的白菜、萝卜又甜又脆;种的辣椒、西红柿又红又高产。还种了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、黄豆,一年四季地里都长满了庄稼,常让国富喜笑颜开。

于是,他又在其它山地,荒坡开垦了大大小小二十多块土,都种上农作物。他一年四季中除了春节休息六天外,其余的时间几乎没有休息过。晴天有晴天的农活忙,雨天有雨天的农活干。**如晴天给农作物锄**施肥,雨天戴斗笠披蓑衣,冒雨栽培红薯苗。他像老黄牛一样勤劳,因而家里的粮食除了供一家人吃,还有剩余。他还常把自己种的新鲜小菜送给隔壁邻居及一些老年人吃。他为人**良,待人也和气。如果外地来了一个讨米的叫花子,别人有的给一点米,有的干脆不给,有的见叫花子上门讨米就把门关了。只有国富见叫花子讨米,总是拿出半升筒,量半米给叫花子。他总是说,人不是遇到了大困难,实在没吃的了,谁愿意讨米?他种的黄瓜,如果哪个偷摘几根,他从不骂人,他说,肯定过路的人口渴,顺便摘根吃,不算偷。他还爰讲故事,每年夏天的夜晚,他就拿把小竹椅子,坐在坪里讲他在邵阳的所见所闻,大多数是讲他在邵阳戏剧院里看的戏,他记忆力相当好,能把当年看的戏从头到尾讲出来,并且讲得非常生动有趣。那时候农村没有电视机,连电影也很少有看,夏天的夜晚,大家就拿凳子坐在坪里,听他讲故事。

国富见人总是笑吟吟的,从没见他骂过娘,村里人他没得罪一个,连小孩子都没有得罪一个。可是,他这样的一个人,也有人眼红他,说他凭什么把集体的山地开荒成自己私人的土地。必须收归公有。于是生产队开了个会,只准留两块地作为"自留地″,其余的地收归生产队公有。这一点国富想不明白,荒地那么多,你们也可以去开垦,也可以种上瓜果蔬菜供自己家吃啊。现在还空着许多荒地啊,你们不去开垦,我辛辛苦苦开垦成了肥土,种上了庄稼,你们就要收归生产队。可是国富辩解也没有用的。队长主持开了个会,要大家举手投票,大部分人举手投票要求收回国富的私人土地归公,只留两块地属于国富的″自留地"。国富想不通,却又无可奈何。会后,他所有开垦的土地,只有两块地属于"自留地″,属于他私人管辖了,其余收归了生产队。他心里有点伤心,更让他伤心的是这一年,他那慈祥又勤劳的**亲因病去了天堂。接着继父曾把式也因病去了天国。曾把式的房子及家里所有财产,不属于国富的,而是属于曾把式抚子外号"老富依″大名曾大富的。因为遗书上早已写了,所有遗产由抚子曾大富继承。国富并不在意什么遗产,他在意的是自己还没好好对娘与继父尽孝,这让他十分伤心。

国富在邵阳城就已有三个小孩,回田心**后又生了四个共七个小孩,加上自己两口子,一家人九张口吃饭,而劳动力又只有国富与他的大儿子与二儿子,在生产队出工,生产队分配粮食是按出工多少计算的。国富一家人吃饭的多,出工的少,分的粮食自然少,家里粮食常常不够吃,国富常常为自己与家里人没饭吃而发愁。

俗话说:"人口如灶门,灶口如窑门。″国富家的孩子们个个食量大,身体好,可就是没有饱饭吃。那时候**还正在研究杂交水稻,研究成果也许还没出来,或许已研究出来了但还没有推广到广大农村。所以那时农村稻谷产量每亩才三百斤到五百斤。所以,大家在生产队集体劳动时,再怎么勤劳,也吃不饱饭,冬天常吃红薯等杂粮为主。

一九七四年盛夏的一天中午,国富一家人都还没吃早饭,为什么呢?家里已没粮食了。到了中午实在饿得慌,国富就去别人家借米,没借到一粒米。国富的大儿子征英在屋后面的坟山上,看到坟地的空地上长满了一些猪吃的野菜,他欣喜若狂,跑回去告诉家里人,于是国富及他的大女儿、二儿子、三女儿、四女儿一齐去坟地挖了野菜回来。把野菜清洗干净,用水煮了一锅野菜,当中饭吃……

  新邵农夫说:

        

2
  • 88传奇币

  • 588传奇币

  • 1888传奇币

  • 5888传奇币

  • 8888传奇币

  • 18888传奇币

立即打赏

当前剩余0传奇币 充值

  • 1

  • 2

  • 3

  • 4

  • 5

  • 全部

今日剩余可投推荐票0

立即投票

忘记密码?注册新帐号

使用合作网站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