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
|

书签

设置

手机阅读

扫二维码

传奇阅读客户端

下载手机版

点击这个书签后,可以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,
“阅读进度”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。

八、不可把握的变数

小说:名城·明主·名著 作者:苦乡字数:5253更新时间:2018-11-27 00:01:37

八、不可把握的变数

按照说书人的说法,陆炳在嘉靖王朝是第一条好汉,类似隋唐时期的李元霸。陆炳**嘉靖皇帝**岁,他的母亲是嘉靖皇帝的**妈,可以说他刚刚学会走路,就是嘉靖皇帝牵着他的手在地上玩。嘉靖皇帝是**子,陆炳三岁丧母,嘉靖皇帝的母亲就把陆炳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在看待。陆炳的父亲陆松是兴王府的首席家将(嘉靖皇帝的父亲是兴王),正德年间,大明王朝已成分崩离析之势,天下王侯拥兵自重,无不待机而动。如果兴王起兵争夺天下的话,陆松就是兴王帐前的**兵大元帅。后来不满十五岁的嘉靖皇帝进京争帝位,与孝皇张太后争皇权,陆松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。同时,陆炳本人也是兴王府的那帮孩子王,为嘉靖皇帝击败张太后立下了汗马功劳。所以,他们两家的这种关系,让嘉靖皇帝和陆炳既是君臣,也是兄弟。嘉靖王朝中后期,陆炳除了忠于嘉靖皇帝,礼让首辅严嵩外,是无可非议的三号人物。

吴承恩意外搭上了陆炳这根线,可以说是一步跨到了天上。另外,一般情况下,贡生们在吏部报到候选满了三年,无论什么职务,朝廷都会**一个。而此时的吴承恩在京候选已经两年半了,因为母亲和妻子一心想看到自己做官。所以,眼看老人家和妻子的心愿就要了了,作为儿子和丈夫,吴承恩的心情特别愉快。

然而就在这个时候,吴承恩接到了家,说母亲病危,让他速归。吴承恩是个孝子,**病重,他不可能不归。另外明朝以孝治天下,若遇父母亡故,不论官居何职,不管工作多么重要,朝廷都给假三年回家守孝,是谓丁忧。嘉靖年间,嘉靖皇帝尤其重视孝道。像吴承恩这种情况,回去尽孝,在京城苦熬了两年多就算前功尽弃。不回去,朝廷一旦得知,不但不会再**他的差,还会按律治罪。一句话说到底,五十三岁的吴承恩与官场是无缘了。

吴承恩的心情倍感沉重。他不是因为自己跟官场无缘而难过,而是母亲辛苦了一生,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看到自己的儿子有个美好的未来。如今只差半步自己就算是朝廷命官了,偏偏这个时候母亲病了。此次回去,无论母亲是否痊愈,只怕老人家今生今世都难以看到自己做官的那一天了!

沈坤和李春芳一起为吴承恩送行,两人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。在很多人看来,他们两个都是状元,甚至李春芳还是皇帝身边的人,他们若**把吴承恩当朋友,吴承恩滞留京城两年多,何至于连个差事也没谋到?然而事实就是这样,状元不是官职,沈坤、李春芳当时都不过是普通的办事员,级别不会超过五品。天子脚下,皇亲国戚多如牛毛,三四品的官员一抓一大把,那些手握实权的**显贵们对五六品的办事员们正眼也不会瞧一下,那些豪奴恶仆更会像撵狗一样,不让他们**近自己的主人半步,他们根本没有资格也没有机会替吴承恩说话。

沈坤赠银百两,说:“汝忠兄,自当年进京,屈指算来已有十年没有见到伯母了。伯母对我,胜似你这个亲生儿子。在她老人家病重之际,我竟然不能回去看望老人家一眼,实在是有愧在心。”

吴承恩说:“伯升兄,你我自小在一起长大,你母即我母,我母即你母。母亲的心愿是希望儿子过得**自己好。你的情义我一定会转告家母,在这里,我也代表家母,祝你仕途坦荡,相星不落。”

李春芳也赠银百两,说:“汝忠兄,你我虽然不是发小,但当年一见如故,友谊如高山之松柏,四季常青,顶风傲雪。我祝福伯母早**康复,汝忠兄合家平安。”

吴承恩说:“子实兄,你和伯升兄虽然已经贵为**,但仍然不忘贫**之交,令吴某终生感激。此去尽管山高路远,但我们的心会永远连在一起。”

吴承恩回到老家不久,母亲就病故了。最让人想不到的是不到一年,沈坤的母亲也病故了,按照朝廷规定,沈坤放假三年,回淮安老家为母亲守孝。就这样,吴承恩和沈坤又朝夕相处在了一起。

嘉靖王朝以前,人们穿的除了绸缎就是**。嘉靖二年,十五岁的嘉靖皇帝在全国强行推广棉花,由于棉布****柔软、保暖,朝廷一推广,立即大兴于世。毋庸置疑,海外商人奇货可居,谁拥有棉布,谁就能获暴利。于是,在海上漂泊以**为生的**理所当然就又把目光盯牢了明朝。

开始,**是几十几百的上岸,在遭到了沿海军民的沉重打击后,他们便相互勾结,成千上万的纠集在一起,公然上岸攻城拔寨,疯狂地抢掠。

嘉靖二十六年,明朝成立了专门的剿倭机构。由于**来无影去无踪,有限的**军防不胜防,朝廷又无力再增加军费,嘉靖皇帝便下旨,民间可以自筹粮饷,组织抗倭自卫军(明朝嘉靖年间不允许民间有武装团体,否则以谋反论处),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。

**开始在福建、广东一带流窜作案,后见这里防范严了,便把目光转向了江浙之地。淮安地处江苏腹地,人们也缺乏防倭意识。嘉靖三十八年春,也就是沈坤离丁忧满还有三个月的时候,忽然有一股约两千人的**窜进了淮安府丹阳县境内,在当地抢掠了一阵后,便上山安营扎寨,不打算走了。当地的农户一部分家庭遭难,一部分家庭惊恐万状,携家带口逃离了家园。他们聚到一起,集体到县衙哭诉,请求官府派兵剿灭,让他们安居乐业。

丹阳县令听了,惊乍毛起:什么,数千**入侵本县?他们不来攻打城池已属万幸,自己哪敢去剿灭他们啦!不过,本县出现了这么多的**,自己不敢去摸他们的老虎屁股,却应该立即上报府衙,请知府大人派兵剿灭才是上策。于是,他一面令军兵严守城池,防备**来犯,一面骑上快马,飞一般地向淮安赶来。

淮安知府听了,竟斥责丹阳县令**,令他回县组织剿倭。丹阳县令无奈,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县衙。难民们见他无功而返,一时大哗,当时就有人痛哭起来。有人向丹阳县令建议:“大人,听说沈坤大人丁忧在家,他是京官,皇上身边的人,何不到他那里告上一状,请他督促知府大人出兵!”

丹阳县令听了,深觉有理。难民们忧心如焚,自发地跟在丹阳县令的后面,一起涌到沈府门前,求见沈坤。沈坤丁忧在家,听说丹阳县令求见,身后还跟着不少百姓,不知发生了什么事,便亲自来到门口查看。丹阳县令诉说了**入侵的情况,又很**婉地说了自己见淮安知府的经过,最后恳切地对沈坤说:“大人,下官无能。请大人看在乡亲们的面上,督促知府大人出兵剿倭吧。”

按照当时的**形势,沈坤丁忧在家,不宜过问政事,更不宜从事各种社交。但剿倭之事非同小可,面对乡亲们的惨状,他想不管也不行。不得已,他来到淮安府,晤会淮安知府。

沈坤既是京官,官品也与淮安知府同级。所以,淮安知府对沈坤的到来显得**较热情。两人话不过三句,沈坤就直奔主题,请他发兵剿倭。像倭匪窜犯丹阳县的事情,应划入地方治安的范畴,军费不另外列入国库支出,淮安知府以军事行动过大,军费不足为借口,百般推诿。实际上是想等**坐大了,他好以剿倭为名,在当地横征暴敛,收刮民财。沈坤耐着性子说:“大人,沿海地区商贾云集,富户众多,他们捐粮捐款为朝廷分忧,理所当然。可丹阳的百姓贫穷,富户不多。完全民间自筹粮饷解决,不可取呀!”

淮安知府:“依沈大人之见,该当如何?”

沈坤:“以沈某之见,趁**立足未稳,大人当从速派兵剿灭,以绝后患。”

淮安知府:“可我两手空空,实在派不出兵去呀!”

沈坤终于火了,拍案而起:“你休要在我面前耍官腔!朝廷是有明令,民间可以自筹粮饷剿倭,但并没说各级官府就可以袖手旁观了。你这么做是有意在歪曲皇上的意思。”

沈坤虽然官品与淮安知府同级,但却只是个有职无权的翰林院学士。把你当人看,你就是个人,不把你当人看,你就什么也不是。所以,淮安知府根本不买沈坤的财。两人翻脸,沈坤无功而返。

那些无家可归,盼星星盼月亮的难民们,听说沈坤无功而返,顿时哭成了一片。连状元公都拿知府大人没办法,谁还能有回天之力呢!面对这些无助的乡亲们,沈坤心里一阵阵楚痛。官府不管,**却不能不除。乡亲们贫穷,却不能不管他们的安危。自己虽然只是一介书生,但在乡亲们的心里,却是一座泰山。自己又何**辜负他们的希望!他紧握着拳头,在空中挥舞:“乡亲们,听我说。知府昏庸无耻,容我还朝后告他的御状。但当务之急是我们必须团结起来,消灭**,保卫家园。我沈坤愿意散尽家财,筹集粮饷,为保卫家园尽心尽力。但不知乡亲们愿不愿意跟我沈坤一道,同生死共患难?待驱除**后,对有功者,我沈坤一定会申报朝廷,**行赏。”

剿倭灭匪,百姓的心声,不出三**,沈坤就组织了一支三千人的义军,当地人称之为“状元军”。吴承恩名义上是“状元军”的军师,实际上是主帅,他刀劈倭酋,力斩倭将,几场血战,全歼了窜犯的**。

倭患平息,沈坤三年的丁忧期也到了,将要还朝。他对吴承恩说:“汝忠兄,此次平倭你立下大功,还朝后我就有理由上奏皇上,为你谋个锦绣前程了。”

对淮安知府来说,沈坤还朝,就意味着他大祸临头,他派人抢在沈坤前面,重贿次辅徐阶,沈坤返回京城,当天就被抓进刑部大牢,理由是淮安知府告他聚众谋反,朝廷要调查清楚。然而,仅仅三天,沈坤就死在狱中,跟武定侯郭勋一样,死因不明。

此前,丹阳县令曾有战报送到朝廷,细说了沈坤散尽家财,组织“状元军”,剿倭灭寇为国家排忧解难的事情,嘉靖皇帝也看到了,并且提升沈坤为四品国子监祭酒的圣旨都拟好了。当他问起沈坤还没还朝时,徐阶说沈坤因舟马劳顿,返京还没来得及上朝复旨,就猝死在了家中。嘉靖皇帝听了,嗟叹不已,他怎么知道沈坤是死于**呢!

堂堂一个状元出身的朝廷命官,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,难道就没有人追究?这就要说一说当时的朝廷形势了。

嘉靖皇帝一生有过八个儿子,最后**的却只有两个:三子朱载垕——裕王、四子朱载圳——景王,此二子年龄相差三个月。按照废幼立长的传**惯例,三子朱载垕应该被立为太子。问题是嘉靖皇帝看好四子朱载圳,对立谁为太子一直犹豫不决。为了争夺太子之位,裕王朱载垕就封官许愿,笼络次辅徐阶为“裕**”总指挥,培植自己的势力。由于首辅严嵩置身事外,不想参与皇家私事,致使朝廷大臣一边倒,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成了“裕**”分子,所以,徐阶欺上瞒下,私下里做些手脚,像沈坤这种只有行政级别的普通科员,死了也像一只蚂蚁,谁敢去跟徐阶过不去呢!

沈坤的死讯传到淮安,让吴承恩惊愕,也万念俱灰。其后妻子叶雨莲生病,不久也乱世。至此,吴承恩孓然一身,时间一晃,他就六十岁了。

却说严嵩父子登台,徐阶登上了首辅的宝座,李春芳步步高升,调到裕王府成了裕王朱载垕的老师,便也顺理成章地登上了次辅的宝座。自己有了权势,便想起了吴承恩,怎么说他也是自己的恩人,这个人情现在有能力还了。便修书一封,让吴承恩再赴京城候选,自己给他谋个职位。

吴承恩已经六十岁了,早就心灰意冷。但想想自己孓然一身无依无**,又无经济来源,吃了上顿无下顿,不如就到京城混个差事吧。这样一来解决了自己的生活问题,二来也全了李春芳一个面子,如果拒绝了他的好意,只怕几十年的朋友就做到头了。

吴承恩二次进京候选,见到了李春芳。十几年过去了,李春芳已明显见老。经历了太多的变故,也使他失去了往**风趣幽默的神态,两人见面,除了相互紧紧地抓着对方的手不放外,谁也没有说一句话。

当年,吴承恩进京,他、沈坤和李春芳,三位好友欢聚一堂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,这次进京,却再也见不到沈坤了。岁月可以让他们阴阳两隔,但他们的相识相知,却永远留在了这个世上。

吴承恩在淮安时听到了一种传言,那就是国家要废除一条鞭法,恢复两税制了。也就是和从前一样,无产无业的人又要开始交人头税,大家再也不能自由外出谋生了。

不过传言归传言,大家谁也不相信国家**的会恢复两税制。三十多年来,嘉靖皇帝推行一条鞭法,不但将一个面临崩溃的王朝建设的繁荣富强,而且大家也习惯了这种制度。现在要恢复两税制,不是要倒行逆施吗?**总是要前进的,谁会去做那当车的螳臂呢!

两人进屋坐下,嘘寒问暖的闲话说够了,吴承恩道:“我就想不明白,皇上推行新法几十年,明明好好的,为什么又突然要恢复旧制呢?那不是又要置穷人于水深火热之中吗?”

李春芳道:“朝廷的情况你不清楚,恢复旧制,你看见官府的公文了?”

吴承恩疑惑地看着李春芳:“子实兄,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?”

李春芳道:“很简单,新法是严嵩协助皇上推行的,如今严嵩成了巨**,他推行的新法自然而然就要跟着作废。恢复旧制,那是有些人的个人行为,不是皇上的圣旨。”

吴承恩道:“这么说皇上并没有下旨废除新法?”

李春芳点了点头:“对,皇上至今都不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。”

吴承恩冲动地站了起来:“难道朝廷的忠臣都死光了吗!”

李春芳道:“没有。但他们的奏章传不到皇上的手里,或者皇上接到了奏章,也会被一些人颠倒黑白地敷衍过去。因为未来是属于裕王的,大家都不会跟裕王作对。”

吴承恩终于明白了,国家发生的一切,都是徐阶阳奉阴为,背着嘉靖皇帝干的好事。嘉靖皇帝深居皇宫,已经被徐阶及其**羽将他与世隔绝,彻底架空了。

吴承恩实在想不明白,一个一生行**积德,把自己的心都交给了劳苦大众的人,到头来却成了暴君、昏君,天理何在?一个忠于家庭,一生辅助有道之君把国家治理的繁荣富强的贤臣,怎么就成了旷世巨**!这世界怎么啦?

  苦乡说:

        

2
  • 88传奇币

  • 588传奇币

  • 1888传奇币

  • 5888传奇币

  • 8888传奇币

  • 18888传奇币

立即打赏

当前剩余0传奇币 充值

  • 1

  • 2

  • 3

  • 4

  • 5

  • 全部

今日剩余可投推荐票0

立即投票

忘记密码?注册新帐号

使用合作网站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