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
|

书签

设置

手机阅读

扫二维码

传奇阅读客户端

下载手机版

点击这个书签后,可以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,
“阅读进度”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。

五、是明主还是昏君

小说:名城·明主·名著 作者:苦乡字数:5213更新时间:2018-11-24 01:10:45

五、是明主还是昏君

三个人边走边说,吴承恩问李春芳:“你是皇上身边的人,有个问题我想问你。”

李春芳:“你说。”

吴承恩:“我们大明王朝倡导道教,信道也是皇室家风,所以,皇上信道,无可非议。问题是他信道达到了痴迷的地步,这是为什么?”

李春芳说:“世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。”

吴承恩问:“此话怎讲?”

李春芳道:“其一,世界上的事,没有绝对的对与错,能符合大多数**的意愿就行了。君无戏言。臣子们办错了事,可以纠正。皇上办错了事,就不好纠正。帅驭将,将驭兵。近年来,皇上很少上朝这是事实,但他在内宫每**批阅奏章至深夜,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。他把事情交给臣子们去处理,并不是说他事事不过问,而是他在给每一件事情都留下回旋的余地,以备纠错。其良苦用心,世人是难以知道的。其二、林子大了,什么鸟都有。治理一个泱泱大国,烦心的事情太多了。百姓之怒,不过是相互打场架。天子之怒,就会血流成河。皇上修道,就是为了从容淡定,静心以制怒。其三、不好道就是好君王吗?远处说,隋炀帝杨广不好道,其残暴的个性且不论,单说他喜欢游山玩水,随便一动,国家成斗的银子就往外扔。近处说,正德皇帝不好道,好武事和建豹房,把国家闹得乌烟瘴气,险些使大明王朝崩溃,这又怎么解释?皇上体恤百姓,励精图治,不但以身作则,在全国削减冗员,减少支出,还亲率皇后等一干宫中人员,在西苑种桑养蚕,坚持农桑十年如一**,此事**是惊天地,泣鬼神呀!为了处理国事能够从容淡定,不意气用事,闲时他修道养性,扩大自己的胸怀,这难道应该受到指责吗?”

吴承恩:“据说前首辅夏言,为劝谏皇上不要相信道士的话而惨遭罢相,不知是**是假?”

李春芳微微一笑:“这件事说起来就更玄妙了,对夏言来说,他是故意激怒皇上罢他的相,然后开溜,否则将大祸临头。对皇上来说,是他对夏言的**耐已经达到了极限,他罢了夏言的相,只不过是找到了一个借口。”

夏言一生有三次遇罢相的经历,因劝谏嘉靖皇帝遇罢相是第二次,其实质是他给嘉靖皇帝设的一个套。事情是这样的:

夏言个性骄横,把谁都不放在眼里。当时**上流传着一句话,不见费宏,不知相大。不见夏言,不知相尊。费宏是夏言之前的首辅,他和夏言在位时,都是典型的“二皇帝”。武定侯郭勋,为嘉靖皇帝夺取皇权立下了汗马功劳,所以,他也恃宠而骄,根本不买夏言的账。常言道,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。夏言是首辅,他想下郭勋的**手,很容易就搜集了一些郭勋的**证据,其中最严重的一条是郭勋跟“张氏二虎”有勾结,证据是张延龄在押期间,郭勋仍帮他**着部分田产,以待张延龄出去。

嘉靖皇帝对“张氏二虎”恨之入骨,他什么都能原谅,就是不能原谅跟“张氏二虎”有勾结。但调查的结果是朝廷查抄“张氏二虎”的财产时漏掉了一部分田产,郭勋隐瞒了没报,目的是想私吞。那么这就是一种**现象,不能算是勾结张延龄了。

嘉靖皇帝弄清了事情的原**,想起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,郭勋坚定地跟自己站在一起,共同对付着张氏姐弟,他贪点占点这种芝麻小事,骂他一顿,没收该地就是了。于是,嘉靖皇帝下了一道圣旨:对郭勋的指控不实,再查。

嘉靖皇帝的这道圣旨,实际上是暗示刑部官员:我没有意思治郭勋的罪,你们上道奏书,就说对郭勋的指控不实,放了郭勋,大家体面**算了。

夏言心里明白,嘉靖皇帝放了郭勋,就意味着自己站到了悬崖边,只要郭勋轻轻一推,自己就万劫不复了。反正进也死退也死,那就不如拼死一搏,说不定还能险中求生呢!于是,夏言铤而走险,勾结相关人员,在狱中谋害了郭勋。

郭勋莫名其妙的死于狱中,这是一场明目张胆的****案。听到郭勋死于狱中的消息,嘉靖皇帝当时就气懵了,他下旨严查,一定要找出凶手。

夏言深知,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,嘉靖皇帝打定了主意要查出凶手为郭勋雪恨,锦衣卫的那些鹰**们就一定能够揪出自己。三十六计,走为上。

第二天,夏言在金銮殿奏了一本:“皇上,四季更替,生老病死,这是一种自然规律,陶仲文有违天意,背道而驰,还留着他干什么!请驱逐陶仲文。”

陶仲文是在宫中为嘉靖皇帝炼丹的道士,嘉靖皇帝自然不会听夏言的话,他说:“夏爱卿,四季更替,生老病死的道理朕也知道。不过,朕以为这世上的事情我们还有许多没有弄明白,就算陶仲文是在搞一项试验,这又有何妨?这是朕的私事,你就不要**心了。”

过了一天,夏言又上奏:“皇上,请驱逐陶仲文。”并且一连几天,天天都是这句话。

嘉靖皇帝本来为郭勋的事情对夏言**了一肚子的气,只是事情还没有调查出结果,他才一**再**,夏言就陶仲文的事情跟自己纠缠不休,终于让他**无可**,大怒道:“夏言,你这是跟朕干上了?”

夏言:“微臣乃辅国大臣,不敢不尽职尽责。“

嘉靖皇帝:“那好,朕今天就罢了你的相,你不需要再尽什么**的职责,这总行了吧!”就这样,夏言被罢相赶回了老家。

郭勋**案,最终有二十多名官吏遭了殃。夏言因为被罢了相不在朝中,同时,嘉靖皇帝觉得有二十多人给郭勋抵命也已足够了,便放了夏言一马。但郭勋到底死于何因,却一直是个悬案。**上因不知道夏言被罢相的内幕,以讹传讹,就把嘉靖皇帝传成了一个昏君。

李春芳天天围着嘉靖皇帝转,对嘉靖皇帝的所思所想还是**较了解的,嘉靖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,他也能有个正确的定位。他感慨地对吴承恩说:“大明地域辽阔,不乏许多蛮荒之地,皇上要想将恩泽撒向四海,你们不知道他有多么艰难啊!”

吴承恩对李春芳的话不理解:“皇上乃一国之君,他要办的事,还会有难处?”

李春芳轻轻摇了摇头:“汝忠兄,你不了解内情,自然不知道皇上的难处。皇上虽然是一国之君,其实他要实现自己的抱负,也是如履薄冰,稍有不慎,就会招致天下大乱。”

吴承恩**诚地说:“请子实兄教我。”

李春芳说:“国家的稳定,在于**治阶级对皇上的拥护。皇上若****治阶级的利益,他的皇位当然固若金汤。但**会腐朽,百姓会民不聊生。可皇上现在**的是广大穷苦百姓的利益,伤害的是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。你说,官僚**治阶级会没有抵触情绪吗?他们有的是手握重兵的王侯,有的是能够动荡**的权臣,为了私欲,他们会随时作乱。所以,为了一份仁爱,皇上可谓殚精竭虑,食不甘味。”

吴承恩沉默了。穷苦老百姓虽然是大多数人,可他们是一盘散沙,生死**在当权者手里。从古至今,人世间总是君子少,小人多,文明脆弱,野蛮横行。贞烈的爱情**子演,廉洁的帽子**戴。**美的荣誉**摘,丑恶的行径称美德。嘉靖皇帝虽是一国之君,他的龙椅不也是坐在那些官僚**治阶级的干柴之上嘛!他有他的难处也是可以理解的呀!

李春芳见吴承恩久久不说话,便说:“灯不拨不亮,理不辩不明。汝忠兄在心里肯定有话要说,但说无妨。”

吴承恩知道李春芳是嘉靖皇帝的吹鼓手,他的话不能全信,但说话也不可能一点影子也没有,便笑着问:“子实兄,你说皇上是仁君,能否举几个实例来证明?”

李春芳道:“生活中的小事,说了你也不会相信,我说几件人人知道的大事,你就明白了。”于是,李春芳就讲了嘉靖皇帝的几件事:

一、棉花又叫云棉、银棉。嘉靖年间以前,很少有人知道它,更不知道它还能纺织。当时人们穿的多是**,**既不柔和,也不保暖,每年冻死者不计其数。嘉靖元年(1522),即十五岁的嘉靖皇帝刚刚坐上龙位,仅仅听说有棉花这种东西,就下旨在全国范围内强行推广,不懂得种植的,官府出资派人出去学,不懂得纺织技术的,官府出资请人进来教,定人定量种满种足,只几年工夫,全国**都穿上了棉衣,从根本上解决了老百姓的保暖问题。

二、从嘉靖二年起,嘉靖皇帝就下旨开始收缴皇、王、贵族各种庄园,还耕于民,解决老百姓耕者有其田安居乐业的问题。

三、嘉靖七年(1528),嘉靖皇帝刚刚从张太后手里夺取了属于自己的皇权。由于国家一片混乱,土匪山大王多如牛毛。朝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消灭这些土匪山大王,保境安民。但嘉靖皇帝没有接受大臣们武力征剿的意见,而是组织朝中顶尖文人,对民间话本小说《水浒传》进行修改。着重宣扬宋江一心要为朝廷出力,坚决接受朝廷招安的忠君思想,更名为《忠义水浒传》,官刻面世。《水浒传》在当时是“诲盗诲**”的**,现在由朝廷官刻发行,意义很明显:那是嘉靖皇帝对大家的理解、同情和宽恕。既然皇帝这么能够理解走投无路的人们,公开发了这样的小“广告”,那么大家就不怕官府还对自己进行**了。于是大家纷纷下山安居乐业,国家形势顿时安稳。若不然,又不知要杀戮多少。

四、嘉靖十年(1531),开始推行一条鞭法。此前,国家一直实行的是两税制,即人头税和土地税。不管是什么人,只要还活着,就得交人头税。一条鞭法将人头税全部加到土地里面去,无地无产的穷苦百姓税赋瑶役什么都不管。这是中国历史上税收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,从根本上减轻了穷苦老百姓的负担。

李春芳说到这儿,笑道:“汝忠兄,你说我举的上述四例,该救了多少人命,获益的是不是穷苦老百姓?”

吴承恩笑了笑,算是作答。因为种棉花、收缴贵族庄园和官刻《忠义水浒传》的内幕是怎么回事,他不清楚,但一条鞭法实实在在的惠及了穷苦老百姓,这却是铁的事实。

李春芳接着说:“仁道路漫漫。皇上对劳苦大众可算是鞠躬尽瘁了。然而,客观世界都有其正反两个方面。皇上为穷苦老百姓着想了,却严重触犯了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,受到了他们的恶**咒骂和坚决**。皇上难啦,他既要坐稳自己的皇位,又要**穷苦老百姓的利益,只好采取教化手段,如:将孔子的王号正名为至圣先师。劝告那些挡车的螳螂们,不要不顾别人的死活,如果不“修身齐家”,必将“天诛地灭”。并下旨各州(府)、县开办学堂,办书院,教化人们懂礼仪,知廉耻,不要鱼肉乡里,给子孙造孽,等等。所以,要**正认识皇上,就应该站在**的高度,用智慧的眼光去看问题。”

吴承恩正欲说话,沈坤却抢在他的前面,转移话题,风趣地说:“行啦,国家大事,你我不可妄论。皇上的人品,更不宜你我评说。但你我皆是读书为文之人,皇上组织朝中顶尖文人修改、官刻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和《忠义水浒传》,就是文学界的一件盛事。”

沈坤说着,三人的气氛又活跃起来。身处其时的吴承恩、沈坤和李春芳并没有意识到,在我国的文学史上,嘉靖皇帝组织朝中顶尖文人修改、官刻的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开了中国长篇文本小说的先河。由于它“据正史、采小说、征文辞、通好尚”,又由朝廷官刻面向全国大力推行。所以,**影响巨大。嘉靖七年,嘉靖皇帝再一次组织朝中顶尖文人修改、官刻《忠义水浒传》,又一次在全国掀起了波澜。更重要的是嘉靖皇帝推行一条鞭法,使中国萌芽了资本**,带动了**经济的全面发展,文学界也不例外。一时间什么杂剧、传奇、志异、医药、文选等出版物如雨后春笋。仅嘉靖年间出版的图书,就超过了此前一百多年出版物的总和。除了活字印刷,嘉靖年间还出现了石印、水印、彩色印,让死气沉沉的图书、布匹变得鲜活引人起来。

值得一提的是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就是后来的《三国演义》,《忠义水浒传》就是后来的《水浒传》。当时修改、官刻它们的时候有朝廷“**”的性质,因此它没有作者署名,仅有“郭勋刻”的字样。同时,也不好确定它的作者。以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为例来说,一、它从宗旨、篇幅、文采等多方面都已经超越了《三国志演义》,还署它的作者是“中原罗贯中”显然有些不妥;二、虽然是嘉靖皇帝组织修改的,署名嘉靖皇帝也不妥,这不仅仅因为嘉靖皇帝是帝王,更因为他仅仅只是起到了一个组织者的作用。后人因为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没有作者署名,便胡思乱想,臆断其有无。有的说它的作者是张三,有的说是李四,还有的说是王五刘麻子,并列举了N条理由X条证据。最后争来争去还是署名了“罗贯中”。署名“罗贯中”也对也不对。对的理由是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是在《三国志演义》的基础上修改的,不对的是《三国志演义》又是在《三国志》基础上修改的,罗贯中也不能算最原始的作者。

按后人的话说,《三国演义》是由一个创作班子完成的,总编是嘉靖皇帝,编**会成员有郭勋、杨慎等人。《水浒传》亦是如此,总编是嘉靖皇帝,编**会成员有郭勋、费宏、杨一清等人。这些都是题外之话,表过不提。

却说三人边走边聊,李春芳又发起了感慨:“我烂熟战国策,通晓列国志。深知秦国实行的是苛政,对敌对的家族和民族,一律斩**除根,不让其死灰复燃。楚国实行的是仁政,对敌对的家族和民族采取教化手段,达到大家和平共处的目的。只因我此前没了解透承天府是楚文化的发祥地,因而对皇上的认识还停留在模糊阶段。现在我彻底明白了,皇上是受了家乡文化的熏陶,继承了以仁治天下的**思想。他组织朝中的顶尖文人,修改、官刻了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,既是他借刘备来向天下人暗示自己是大明的皇室之胄的含意,实际上也表明了他要以仁治天下的**抱负。什么时候得闲,我一定要到皇上的家乡——承天府去走一走,看一看!”

  苦乡说:

        

2
  • 88传奇币

  • 588传奇币

  • 1888传奇币

  • 5888传奇币

  • 8888传奇币

  • 18888传奇币

立即打赏

当前剩余0传奇币 充值

  • 1

  • 2

  • 3

  • 4

  • 5

  • 全部

今日剩余可投推荐票0

立即投票

忘记密码?注册新帐号

使用合作网站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