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
|

书签

设置

手机阅读

扫二维码

传奇阅读客户端

下载手机版

点击这个书签后,可以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,
“阅读进度”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。

第04章“而已汤”2

小说:张叉叉列却传 作者:郭大国字数:3421更新时间:2018-05-07 16:52:51

这位周先生不仅学问深厚,而且思维敏捷,不是那轻易掉底子露陷儿的人。有一位家长也非常列却,到学馆来给他的儿子报名上学,周先生问他姓什么。这位家长说姓“横古子”。周先生懵了,他知道“十八子姓李”、“二十一田八姓黄”、“三八二十一姓洪”、“文刀刘”、“弓长张”、“耳朵陈、撂脚成、禾旁程”等等,就是找不到“横古子”指的是哪个姓,他又不便发问,怕在家长面前出丑,便搁在那里。这时他突然想起便对对叉叉说道:

“翰香,你聪明,我给你出个题目你回答。横古子姓什么?”

叉叉没太多思索地答道:

“姓叶,树叶的叶,叶公好龙的叶。古字竖起为‘古’,横起为‘叶’。老街上有位先生叫叶贵儒,通古今、**机变、明事理,我一遇不懂的学问就去问他,他姓的也是这个叶。”

周先生听到叉叉地回答,顿时瞠目结舌,叹为观止。但他没有在脸面上表现出来,只是微微颔首称是。

他有一位学生叫田赟。这位学生的父亲也是一位读书之人,他一生习文笃礼,穷经皓首。老来得一子,非常高兴,在《康熙字典》中找到个“赟”字作为幼子之名。“赟”字生僻,不常用,大多用于人名,美好贵气之意。一般人不认识这个字,周先生也是第一次碰到,他曾经翻字典学习过却没有记住。周先生在给学生点名时,碰到田赟,突然想不起“赟”这个字的读音了,略思片刻后就暗中跳过。待点名完了之后,他向学生发问道:

“刚才有没有名字点掉了的学生呀?”

田赟马上回答道:

“我没有点到。”

“你叫么子名儿呀?”

“田赟。”

“哦——”

学生自己把自己的名字说了出来,周先生的机智躲避了自己在学生面前的一回尴尬,还若无其事继续说道:

“望诸位学童今后都要像田赟那样,认**读书,少读错字。他的名字是‘文’‘武’‘斌’下面一个‘宝贝’的‘贝’。‘赟’不好认,大家要记住。中国字的读音有的认半边,有的与偏旁无关。特别是用于人名的字。‘赟’字不读‘文武斌’,与运动的‘运’同音;‘珏’字不读‘玉’,与爵位的‘爵’同音;‘昶’字不读‘永’,与唱歌的‘唱’同音,‘?’字不读‘龚’,与火焰的‘焰’同音等等。中国字的读音很复杂,要多读多练习才能搞清楚。”周先生不能不说是一位好塾师。

聪明好学的学生先生喜欢,古今如是,所以周先生对叉叉特别好。先生对学生好,学生的家长也高兴,家长总得想个机会感谢先生。叉叉的父母原来并没有打算送儿女们上学的,也不是不想他们上学,而是小家小店,儿女几个,没有这个能力送他们的读书。叉叉自己找到了读书的门路,他们也是任其自便。自从叉叉读书后,周围的人都夸奖叉叉聪明,今后一定会很有出息,而且他们自己也明白地感觉到,叉叉自进学堂门后**以前的确知事了许多,懂理了许多。天下父母都忘子成龙,儿子出息了大人自然高兴。想着儿子的成长都是先生教育的结果,觉得做父母的应该感谢感谢先生才对。旧时的私塾,家长不仅要交钱交米,还要定期接先生吃饭,今天这家,明天那家,都是排着队的。叉叉的母亲想,我们没有能力交学费,就接先生吃顿饭吧,这既表示我们对先生的感谢,也是我们对先生的尊敬。然而叉叉家里是很少正正规规的请客的,**想到,先生是贵客,没有几个像模像样的菜,怎么拿得出手呢?她对叉叉说道:

“香吧儿,你明天早上到学馆去问一下周先生,看他在别人家里都是吃的些么子菜。我们家里不宽裕,请他吃饭少,请一顿也不能太寒碜。”

当地人有个习惯,叫小孩子时,往往都不叫姓只叫名,叫名时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一个“吧儿”,所以叉叉张翰香多有叫他“香吧儿”的。叉叉听到了,第二天去问了周先生。周先生答道:

“家家都差不多,**肉面蛋而已。”

叉叉放学回到家里,母亲问叉叉道:

“你问先生了吗?”

“问了。”

“先生怎么说?”

“他说:家家都差不多,**肉面蛋而已。”

叉叉母亲听了周先生的这个答话后,觉得**肉面蛋都好弄,那“而已”是个什么菜?不解。又对叉叉说道:

“那‘而已’是个什么菜你没问清楚。快去问一下你爹。”

叉叉走到后院去问他爹。他爹粑粑客正在后院劈柴——他家每天晚上都要把第二天炸油粑粑的柴准备好——劈柴是个重体力活,他光着膀子汗流浃背,累得上气不接下气。一听见叉叉问那不痛不痒的事,便大冒其火,头也不抬没好气地吼道:

“是**的**!”

粑粑客是个粗人,平常的说话就粗鲁,情急时就更没有什么好听的话了。叉叉并不是不懂“而已”的辞意,他是天生的列却鬼,对任何人都是如此,从小列却惯了。他把他爹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**。

叉叉母亲是一个纯粹的家庭妇女,本分人。听他男人这么一说,以为“而已”菜**的就是她身上的那块肉,更觉得那些家长为了自己的儿子读书,对先生也是太好了,连身上的肉都割了请先生的客。她又觉得那地方的一点点肉割下来也不够做一个菜,只有做汤才行。她琢磨道:

“哦,对了,**、肉、面、蛋、而已汤,四菜一汤,再配几个冷盘,这是个像样的菜谱,也勉强对得住客了。”

她这样尽情发挥地思考着着,内心惬意。可她又想,割自己身上的那块肉又痛又不多,母牛的羞子大,何不用它来代替呢?于是她便去肉行找了一块牛羞子,用火一烧,再洗净,用砂钵煨了。周先生一家子在叉叉家里做客,最喜欢吃的就是那盆砂钵“而已汤”,汤香“而已”脆,周太太和子女们分着羹,周先生嚼着“而已”下酒,一杯又一杯,不劝自醉,一家子老老少少都非常高兴。觉得粑粑娘子做的菜,颜色形状只能算一般,那味道确实好,特别香特别可口。别的学生家里请周先生吃饭,他总是不断地赞美叉叉家里的菜好吃,特别是“而已汤”香,“而已”有嚼头。这些学生的家庭大部分都是大户人家,个个都是**着的,谁都不愿意怠慢了先生,谁都不甘落后。特别是女人与女人之间就更加要强了,暗自嘀咕道:

“她粑粑娘子逞的是那份能,看把先生美得,啧、啧、啧!她都做的好,我们还输给她?”

于是就暗地里去向粑粑娘子打听这“而已汤”是用什么原料做的,有哪些加工程序,配了什么佐料。粑粑娘子是个老实人,没装心事的把什么都告诉了人家。于是这些家长们请周先生吃饭都做了“而已汤”这道菜,最后只要是请客办酒席都上了这道菜。于是“而已汤”就成了沙道沟的一道著名的特色菜了。

沙道沟在以前,牛羞子在宰牛时就被割去扔掉了,认为是脏东西,没人要,更没人吃,也买不成钱。自从粑粑娘子发明了“而已汤”,周先生好喝这口“而已汤”后,牛羞子便成了好东西抢手货。因为本地货源少,不够沙道沟人办酒席请客,肉行里是越卖价钱越贵,最后还有专门的采购商在外地去采购到沙道沟来贩卖。外地人也是大都不吃这东西的,还以为这些采购商采购牛羞子是用作药引子呢。

“而已汤”还有两个好听的菜名:牛面窝,牛欢,这是后话。

此后,沙道沟便有了三道名吃:“而已汤”,包面,油粑粑。

包面外地叫浑沌。其实包面与浑沌内容上差不多,而形状、大小、味道是不一样的,特别是制作工艺差别很大。包面的规格如元宵大小,面皮在包肉馅儿时,折叠成一只飞蛾状,所以又叫它“飞蛾儿面”。

这一带的二高山以上的人都是以包谷为主食,大米白面都要从山下**,旧时的经济落后交通完全**脚走,所以高山人吃大米白面属于稀稀事。有一回有个高山上的人到沙道沟赶场,饿了,听说沙道沟的“飞蛾儿面”好吃,就进客栈买了一碗坐在桌上准备吃。这新煮的“飞蛾儿面”滑不溜几的,他用筷子一夹,夹的位置不合适,没有夹住,“飞蛾儿面”迅即从碗口滑到桌上又滑到地下。他瞧着“飞蛾儿面”在地下翻**,很气愤地说道:

“你还没有煮死,还可以飞呀。”

他一边说着一边用脚踹去,面皮砸开,馅儿外露,活像虫子的肚内。他非常气愤地说道:

“这飞蛾儿的肚内都没有清洗,屎肠屎肚都还在,怎么能吃呀,沙道沟人也太邋遢不爱干净了!”

于是他对桌上的“飞蛾儿面”看都不看一眼,扔掉手中的筷子,气急败坏地拂袖而去。

这个故事说明了沙道沟的包面的确是个大馅儿肉多远近闻名。

还有个高山人吃糖包子烫伤了背膀的故事也耐人寻味。这个人到客栈买了几个刚出笼的糖包子,他一接到手就是一大口咬穿了糖馅儿,这热乎乎的糖液马上流出,顺着手腕往下流,他迅即抬高手腕用嘴去**手腕上的糖液,那拿包子的手伸到头上,包子中的糖液就滴落到了肩膀及背部,那肩膀和背部的糖液手够不着,这样肩膀背部就都烫伤了。

沙道沟的周围都是高山,是这一带远近百里的物资集散地,人们在这里交流,熙来攘往,这样一些有趣的民间故事实在多多,供人们**消遣娱乐。

  郭大国说:

        

2
  • 88传奇币

  • 588传奇币

  • 1888传奇币

  • 5888传奇币

  • 8888传奇币

  • 18888传奇币

立即打赏

当前剩余0传奇币 充值

  • 1

  • 2

  • 3

  • 4

  • 5

  • 全部

今日剩余可投推荐票0

立即投票

忘记密码?注册新帐号

使用合作网站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