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打铁,李打铁,打把剪子送姐姐;姐姐留我歇,我不歇,我去回,打夜铁。夜铁打得正月正,我去回,玩花灯。夜铁打得三月三,三个老鸦飞过山。夜铁打得四月四,湖里鲤鱼烂成刺。夜铁打得五月五,划破龙舟打破鼓。夜铁打得六月六,我去回,吃绿豆粥。夜铁打得七月七,七个和尚一管笔。夜铁打得八月八,我回去,采棉花。夜铁打得九月九,我回去,吃石榴。
选自黄诏年编撰《孩子们的歌声》,该书1928年出版,转录自叶春生主编,施爱东、何先盛副主编《典**俗学丛书》(黑龙江**出版社,2003年12月)上册第658页。
老鸦:乌鸦,鸦,读wa1。
同前面相比,这首《张打铁》的内容又有所不同,是地道的节令谣,展现了武汉以及湖北地区不同时令的生产、文化、民俗等各种现象。不过,从整体看,好像记录得不甚完整。
四川巴县流传的《张打铁》:“张打铁,李打铁,打把剪子送姐姐;姐姐留我歇,我不歇,我去回去打毛铁。毛铁打了两斤半,娃娃崽崽都来看。打把锁,锁门房,打把链子套街坊”。
张为纲《“张打铁”的研究》认为,“张打铁”应源起自安徽安庆望江一带,一支往东,流传到江苏江宁溧水溧阳宜兴等地;一支往南,流传到江西南昌临川丰城等地,再由江西往西,流传到湖南长沙凤凰等地,再由湖南往南,又流传到广西兴安桂林等地;一支往西,流传到湖北罗田汉阳等地,再由湖北往西,流传到四川梁山重庆南充等地,再由四川往南,又流传到云南昆明蒙化腾冲等地。“张打铁”之发源地尚可讨论,而张氏列举的流传线路图,又似乎和历史上的“江西填湖广、湖广填四川”的移民路线有某些关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