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打铁,李打铁,打把花剪送姐姐;姐姐留我歇,我不歇,姐姐杀个鸡我吃,我不吃;杀个鸭我吃,吃半边,留半边,留到幺姑床头间,猫子拖到踏板上,狗子啣到粪塘里,老鸦夹到树桠里,爹爹赶,蹩倒爹爹的脚板,婆婆赶,蹩倒婆婆的鸡眼。放牛伢,捡回来,喂牛吃,爹爹一碗,婆婆一碗,媳妇伢,刮缽碗;放牛伢,跳脚板。
选自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《歌谣》第三卷第5号(1937年5月1日出刊)第6版,周仲敏搜集。
汉阳传唱的另一首《张打铁》,与前首武昌传唱的有歧异,特别是后半部分,岔出描写更细致一些。
童谣的每一个传唱者,都有可能是一个改编者,有的因记不完全而重编,有的因另有心得而添加,有的欲锦上添花而完善,不一一而足。童谣之魅力,或许正在于此。
蹩:**e1,音从敝,形从足。敝,向下歪斜;蹩,扭伤了脚腕子后身体向受伤一侧歪斜。后面“蹩倒婆婆的鸡眼”,是承前顺用,不必细究。
鸡眼:眼,读an 3。
刮缽碗;剩下不多,需一点点地刮。缽,bo2。
跳脚板:一点都没有吃到,气得跳脚板。
朱介凡《中国儿歌》第182页亦有刊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