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打铁,李打铁,打把剪子送姐姐。姐姐留我歇,我不歇,我要回去割大麦。割一合,喂麻雀;割一斗,喂黄狗。大麦割了割小麦,小麦割了割高粱,高粱窦里个花姑娘。请裁缝,做衣裳,请博师,打嫁妆,二十八的嫁姑娘。一嫁嫁到鸡笼上,打破了蛋,流出了黄,哪家的女儿不想娘;白天想娘吃不进饭,夜里想娘上不得床;娘呀娘,你莫哭,我在人家做媳妇,人家吃肉我喝汤,人家喂猪我把糠,人家的地,我扫光。
选自桂琴甫手写稿《新洲县古今民间歌谣》第177页。
统观目前传留下来的众多“张打铁,李打铁”(少数作“金打铁,银打铁”),都有一个共同特点,就是开头部分的四句基本一样,从“我要回去”开始分岔,有“泡茶叶、割大麦、学打铁、打毛铁”等,然后各自顺着往下唱,有的成了风物歌,有的成了节令歌,有的成了叙事歌,有的成了劝喻歌等,这首谣歌最后变成了出嫁女儿的哭诉曲。
合:音go3,中国市制容量单位,一升的十分之一。
斗:斗是量粮食的器具,一斗等于十升。
窦里:里面;窦,dou4。
二十八:一般指腊月二十八。
博师:木匠的别称,湖北民谚:“七十二行,巧数木匠”,民间认为在传统手艺人中,木匠最为心灵手巧,因而尊之为“博师”,一作博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