哇哇哇哇打哇哇,我的伢伢会打哇哇;会打哇哇是好伢伢,好伢伢才会打哇哇。
由刘俊英提供。
把自己的小手放在嘴上,口向外送气,手来回轻打,此时会发出一阵阵的“哇啦哇啦”的声音,武**至今还把这种儿戏叫做“打哇哇”。
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集是明人吕坤编辑的《演小儿语》(1593年),其中就有打哇哇的记载:“打哇哇,止儿声,越打越不停。你若歇了手,他也住了口”([明]吕坤《演小儿语》,转引自南宫庄等著,志成,文信校注《蒙养书集成(一)》第110页,三秦出版社,1989年10月第1版)。
现今“打哇哇”已经成为武**的一个惯用语,在斥责“说话不负责任,信口胡言”时,人们会说“莫在那里随口打哇哇!”
四句歌词,通篇只用了9个字,文词的反反复复,表达了为人父母对子女成长的喜悦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