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锅底,二锅盖,三茶盅,四牙筷,五钉锤,六烧梅,七兰花,八把抓,九上脸,十打花。
儿时玩唱。
武汉民间毽哆一种很有特色的玩法,特点是将踢毽子与做动作相结合,唱一句,踢一个“带扒”,然后做一个相应的接毽子动作。整**作看似不难,要完成也不容易。
一锅底:踢起毽子,让其落在略作窝状的手心里,叫“锅底”。
二锅盖:落在伸直的手背上,叫“锅盖”。
三茶盅:五指作空拳头,似无把的小茶杯。
四牙筷:中指食指并拢伸直上像一双筷子,毽子落其上。牙筷,一种高档筷子,材质为象牙。
五钉锤:落在握紧的拳头上。
六烧梅:五指撮起像烧梅的褶子。烧梅,北方叫烧卖,“重油烧梅”是武汉著名小吃之一。
七兰花:手指有曲有伸如兰花瓣,戏剧中称为“兰花指”。
八把抓:朝下抓取在手中。
九上脸:毽子停在仰起脸颊上,这是比较难做的动作,一般到此也就止住了,能继续玩下去的很少。
十打花:毽子从脸颊落下,跳起一脚,打一“剪”,表示整**作宣告胜利完成。
后面两个动作太难,有的也改为简单的“九左手、十右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