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
|

书签

设置

手机阅读

扫二维码

传奇阅读客户端

下载手机版

点击这个书签后,可以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,
“阅读进度”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。

第06章 “冰与火”、“冷与热”

小说:大城小巷 作者:彭翔华字数:2799更新时间:2017-08-07 11:18:49

鼓皮房冬冷夏热,冷起来冷得难受,热起来热得难熬。

房子的密封性很差,热胀冷缩,一到冬天,就会有一道一道的细缝。小时候的武汉,天气好象格外地冷一些。寒冬腊月,天寒地冻,房檐下吊着半尺长的凌柱子,江面上呼啸着凄厉的、令人心悸的北风,这时,你能深刻体会什么叫“威风凛凛”。住在鼓皮房里,外面仿佛有千百个风婆子争着挤着要进来,一旦进来了,就像刮痧一样,用刀子刮你的脸。

入冬前,各家要把四处的**缝粘贴起来,到过年时,再用白纸把家里重新糊褙一遍,又挡风,又亮堂,家里也就有了新年的气象。白天,人们**煤球炉子取暖,年老体弱的就终**提个烘笼放在怀中,火烤胸前暖,风吹背后凉。一到夜晚,人们就早早地偎进了被窝,有的家里用铜暖锅,有的就用医用吊瓶灌上开水来焐脚,增加热量。

相**而言,夏天就更难过了。如果说武汉是座火炉,那么三皇街就是这座硕大的火炉上的一个小蒸笼。这里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,说是有个三皇街的人死后在**爷的油锅里面玩耍嬉闹,**爷大惊,后来一了解,才晓得三皇街的夏天**油锅还要热,于是下令,今后凡古三皇的人来了不得下油锅。人们笑道:三皇街的人死后在**殿里,什么刑罚都可能受,就是不会再下油锅了。

太阳炙烤着土红色的老鼓皮,老鼓皮发热发烫,似乎随时都会燃烧起来,各家的煤炉又在添温加热,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热气腾腾,热浪****,难找一块清凉的地方。密不透风的小巷,持续不断的高温,经常让人闷得喘不过气来;汗水不停地流着,渗出的黏液、盐渍紧粘着皮肤,“醡”(zǎ.普通话里还找不出同义词来)得人十分难受。偶尔吹来一阵凉风,人们马上叹道:****喝汤还要舒服。

那时没有空调、电扇,解凉完全**扇子。扇子最早叫翣(武汉话读如sà),叫它扇子是因为它像门扇一样,来回开闭,扇动空气,借以降温。早在宋代,陆游在其《入蜀记》中就记载了他路过武昌时难耐暑热的情景。老人家晚上热得睡不着,占吟了一首《夜热》:摇扇腕欲脱,挥汗白雨翻。推枕再三起,散发临前轩……这首诗第一句就说自己摇扇子摇得手腕都快脱臼了。

老汉口人用扇子大有讲究,年纪大的人和小伢们用的是鹅毛扇,这种扇子很柔和,不伤人;姑娘伢们喜欢用丝质小团扇,撒点香水,香风袭人;男青年喜欢用撒扇(折扇),时开时合,潇洒自在。坊间最常见的是那种大蒲扇,风大劲足,价廉物美,很受欢迎。旧时剃头铺还有一种扇子叫“扯扇”,一块大帆布吊在屋顶上,装个滑轮,来回扯动绳子,大帆布就会呼啦啦地扇起风来,这是专门为顾客准备的,剃头师傅也沾点光。扯绳子的一般是小学徒或是老板娘。

我们小时候,总喜欢在大蒲扇上用毛笔写字,然后经烟子熏一熏,再擦去墨迹,扇子上的字就会象印上去一般,煞是好看。街上有位老师,在自己的折扇上题有“清风一把扇”五个大字,颇有意境,我至今都还记得。

也来凉快一下

一把扇子就是一个土空调,借什么都可以,唯有扇子不借人。有首俚谣戏言道:六月天气热,扇子借不得,虽然是朋友,你热我也热。有钱买一把,一天扇到黑,无钱看人扇,热得一身汗……

夏天里,男将们可以“打赤巴”(北京人唤之“膀儿爷”),可以将条湿“袱子”(毛巾)搭在肩上,时不时地擦擦汗,扇扇风。有人还能将湿袱子抖着、抛着玩,虽不如二人转的帕子功复杂好看,但也能甩出几种花样来。女人们少了这份自由和潇洒,没有办法,再热她们也要注意形象(北京也没有“膀儿娘”)。70年代末,我第一次到重庆,正好是夏天,重庆的姑娘们都穿着花短裤满大街地跑,令人讶然。此景在武汉是看不到的,武汉的姑娘们穿花短裤最多在家门口站一站,上街则一定会笼上长裤,或者套上裙子的。

三皇街的人口增长速度太快了,一家少则三四个,多则七八个孩子,夏天乘凉,满巷子都是呼啦呼啦的人。每当我看见电视里面成群的企鹅、成阵的火烈鸟时,就会想起昔**三皇街的乘凉大军。

老汉口有块无蚊区,解放大道以南,西起硚口,东至老租界,相当大的一块地盘内没有蚊子。好在三皇街只生臭虫,没有蚊子。臭虫好办,太阳晒一晒,开水烫一烫,实在不行就直接撒点六六粉,保证根除,要是有蚊子,那就太犯嫌(讨厌)了。白天上班太辛苦,晚上无论怎样也要图个凉快、求个安稳觉,无蚊子捣乱,就为乘凉、露宿提供了方便。露宿是无可奈何的,但也是这里最好的消夏方式。

太阳还没有下山,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起来,在门口扫一扫地,洒一洒水,然后搭起铺板,放好竹床。摆放的位置是有默契的,如果哪家稍微摆过去一点,另一家就极有可能放不下,所以大家约定俗成,互不侵犯,和谐相处。

满街都是竹床都是人,竹床**竹床,太挤了,有时候出去办点事,就只能“佧(kà, 普通话无此同义词,形容在很窄的地方行走)进佧出”。最恼火的是骑自行车的人,白天骑车出去,人骑车;晚上只能扛着自行车回来,车骑人。

多数人家的晚饭是在外面吃的,竹床就是餐桌,一家人一围,其乐融融。有段时间兴喝鲜啤酒,一毛钱一大杯,有人就早早地提着“炊子壶”到“老万成”去买了回来,用水镇着,等到晚餐享用,这种“水镇啤酒”倒也清凉解暑。而那些老“酒麻木”们则只喝白酒,即使没有什么下酒菜,天气再热,哪怕是劣质的“苕干酒”,每天也要“?” (mi,嘟起嘴巴喝)它几口。小巷里生活不用遮掩,哪家的小**子过得怎么样,一目了然。

整街的人整夜睡在外面,照说相互之间的干扰是蛮大的,外面的人可能不相信,三皇街的人很少因乘凉而产生磨擦和纠纷。竹床一摆,天黑了,路灯亮了,讲故事的、谈家常的、传新闻的、说时事的、“斗闪方”(开玩笑)的、发牢**的、听收音机的、哄小伢的、拉胡琴的、吹牛的、哼戏的、打牌的、下棋的一一展现,各得其所,也各得其乐。

三皇街的竹床阵也曾上演过惊心的一幕。1967年夏天,六渡桥一带武斗频频。有天,一个人**进了小巷,神色慌张地躲在一张竹床下面。不一会就来了两个人,一个拿矛子,一个拿刀子,脸露凶相,街坊们惊呆了,但是没有一个人出卖那个躲在竹床底下的人。人们的**良救了他,那人千谢万谢,竹床的主人说:少滴哆(罗嗦),快点走,我们这些鼓皮房子是沾不得一点火星的。你莫害我们就行了!

武**笑东北大炕,一家人睡在一张炕上;东北人则笑武**,一街的人,甚至半城的人都睡在一起,这张炕不知有多大。有人想当然,以为似这样男女杂陈,必定有伤风化。其实,人们除了图个凉快以外,并无**什么想法。这个底线就是它最起码的保障,也是它存在的**基础,否则,竹床阵是绝对摆不成的,摆不长的。

多年来,小街相安无事。一是当时**风气、政策导向不同,生活作风是大问题,稍有不慎就会身败名**,人们不敢轻易闯红灯;二是鼓皮房里也**不住什么秘密,钉大点事,“小脚侦缉队(居**会的婆婆)”们都会把它查个一清二楚。如此这般,即使个别人有想法,也只敢想,不敢干了。

  彭翔华说:

        

2
  • 88传奇币

  • 588传奇币

  • 1888传奇币

  • 5888传奇币

  • 8888传奇币

  • 18888传奇币

立即打赏

当前剩余0传奇币 充值

  • 1

  • 2

  • 3

  • 4

  • 5

  • 全部

今日剩余可投推荐票0

立即投票

忘记密码?注册新帐号

使用合作网站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