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何改革,都是对社会财富和利益的重新分配,必然遭到各种利益集团的强烈抵制。封建社会是贵族,中央集权制之下是官僚,而资本主义社会是各类财阀集团、金融寡头,还有各类精英家族。
君主要坐稳江山,除了要克制自己的私欲膨胀,还要能约束、克制这些利益集团。战国初期,吴起在楚悼王支持下变法:经济上奖励耕战之士;政治上精简国家机构,罢免那些无能的官吏,裁减多余的人员;削减楚国贵族的爵位,限制他们的俸禄,减损有余的,安抚不足的;军事上,吴起整顿军队,磨利武器,等待时机,准备争雄于天下。建立一支“魏武卒”那样的军队,由国君统一指挥,以便用它来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。吴起主持的变法仅实行一年,原来贫弱的楚国就开始富强起来,政治面貌为之一新,兵震天下,威服诸侯。南平百越;北边吞并了陈国和蔡国,击退了韩赵魏三国的袭扰;西边还讨伐了秦国。
吴起变法严重打击了楚国贵族的利益,引起贵族们的仇恨和敌视。公元前381年,楚悼王突然死去,以阳城君为首的一部分旧贵族发动叛乱,包围王宫,要杀吴起。吴起带伤跑到楚悼王的尸体旁,伏在悼王的尸体上。那些追杀吴起的人,一时杀红了眼,朝着吴起乱箭齐发**吴起,同时也射中悼王的尸体。按当时楚国的法律,凡是兵器碰着楚王尸体的都是重罪,并株连三族。所以楚悼王安葬后,太子肃王继位,不久就让令尹追查审理射尸之罪,因牵连被杀的有七十多家。改革与**赛跑,改革一旦停止,**就会到来。楚国最终被坚持改革的秦国所**,这就是改革和**的辩证法。
五行之中,金主肃杀、变革。在中央集权的社会里,君主(金)则具有变革的特性,宋仁宗、宋神宗、崇祯帝、光绪帝哪一个不想变法图强、富国强兵呢?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下去,这就需要楚悼王、秦孝公、彼得大帝等掌握乾坤杀伐权、说一不二的帝王。“事在四方,要在中央,圣人执要,四方来效,”《韩非子》国家大权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,君主有威势,才能治理家国天下。尤其在改革攻关时候,对以往大家都习以为常的政治制度全面革新,君主的参与或支持至关重要。
针对北宋当时纲纪制度日益废弛、冗官冗兵的严重形势,范仲淹担任参知政事后,给宋仁宗上著名的**——《答手诏条陈十事》。其中提出十项主张:(一)明黜陟(二)抑制侥幸(三)精贡举(四)择长官(五)均公田(六)厚农桑(七)修武备(八)推恩信(九)重命令(十)减徭役。宋仁宗很感动,和其他几位大臣商量以后立即变法。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开始了,其核心是吏治改革。在改革过程中机构得到精简,权势之家的子弟受到限制,范仲淹对那些不称职的官员毫不留情,一笔画去。富弼有些不忍,便从旁劝谕:“你这大笔一勾,可就有一家人要哭!”范仲淹回答说:“一家人哭,总要比几个州县的人哭好些!”范仲淹给患重病的宋朝开好了药方。但是良药苦口,虎头蛇尾的宋仁宗最终屈服于守旧官僚的强烈反抗而罢黜新法。宋朝最终没有跳出王朝兴衰周期律。
十六国时期,前秦苻坚继位,便启用王猛。王猛明法严刑,禁暴锄**,雷厉风行。他执法刚正不阿,精明强干,做到尚书左仆射(宰相之一)、辅国大将军、司隶校尉,权倾天下。那些皇亲国戚和元老旧臣无不妒火中烧,恨得咬牙切齿。氐族豪帅出身的姑藏侯樊世仗着自己帮助苻键打天下的功劳,当面侮辱王猛:“姓王的,迟早必叫你头悬长安门,否则我不活在人世!”苻坚得知此事,果断地说:必须杀此老氐,然后群臣方能整肃。“后来樊世进宫言事,与王猛争执,竟挥起拳头砸向王猛,被左右拉走,又破口大骂。苻坚大怒,立即将其斩首。皇太后的弟兄强德酗酒行凶,抢男霸女,谁也不敢”太岁头上动土“。王猛知道后,立即收捕,等不及奏报便将其处死。于是,百僚震肃,豪门大户收敛屏气,路不拾遗,令行禁止。苻坚改革奠定了前秦统一北方的基础。
俄国和中国一样有着深厚的君主专制的传统,俄罗斯的改革步伐也一直没有中断。1689年彼得大帝改革的广度和深度,几乎超过世界历史上文明时代的任何一次改革。他采取的手段极为粗暴,”不惜以野蛮的手段对付俄罗斯的野蛮”。他的儿子阿列克谢在守旧贵族的支持下反对他,后逃往国外,在得到宽恕的许诺下回到俄国,结果被投到狱中严刑拷问,并死于狱中。彼得一世改革的目标是富国强兵,他曾经改名换姓在荷兰一家造船厂当了三个月的学徒,虚心地向西方学习。他的改革内容为:政治上设立参政院,掌管国家事务;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,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;军事上建立常备军和海军。彼得大帝最终打赢了与瑞典的北方战争,夺得了梦寐以求的波罗的海东岸的芬兰湾、里加湾大片土地,从而获得了出海口。
1853年,沙皇俄国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——克里木战争,遭到惨败。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身亡,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即位。沙皇俄国腐朽落后的农奴制度引起广大**的强烈不满,俄国陷入危机之中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意识到,与其等民众自下而上通过**解放自己,还不如策划一场改革来解放农奴。
当然沙皇俄国和清帝国一样,不愿进行彻底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变革,而分别被**。
为什么清代帝王不能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变革?第一,它代表满洲贵族集团利益,即韩非子所说的祸害君主的”八**”之一。光绪帝推行戊戌变法,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以及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时,遭到守旧派大臣的激烈反对。荣禄问康有为如何推进变法?康有为说:“杀一两个反对变法的大臣即可!”问题是皇帝已经没有杀伐权,只能是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。
不是有“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;父要子亡,子不得不亡”之说吗!为什么宣传三纲五常这么厉害的大清朝皇权旁落?因为儒学的阳刚之气在清政府文字狱持续打压下,逐渐变为阴柔之气,为孟子所说的”妾妇之道”。儒学是尊君的,如此打压之下,满洲贵族、官僚士大夫不是皇帝的奴仆,而是成为权力和利益的奴仆。清代政治的暗箱操作与密室政治,也是皇权屡屡旁落、发生政变得原因,如康熙时期鳌拜专权、慈禧太后先后两次发动“辛酉政变”、“戊戌政变”上台垂帘听政。所以满洲**宁肯牺牲皇帝,也不愿牺牲自己一点利益。儒学发展到清代已经变得一无是处,既无乾阳之刚健,也无坤阴之顺从。如果崇祯和光绪的角色互换,那么明、清都会避免灭亡的命运。慈禧太后不会在意割地赔款等道德瑕疵,崇祯帝割大臣的脑袋如韭菜。
第二、清代帝王性格上恪守〝中庸之道〞,中规中矩,而不是政治上的中庸之道。他们认为〝祖宗家法神圣不可变〞,鲜有离经叛道之举。岂不知你的家法已经变成〝吃人的礼教〞,不再中庸。
明代帝王则富有个性,无不把与祖宗家法挑战作为乐事。他们之中有开创大航海时代的明成祖朱棣;有因”大礼仪事件”而沉溺炼丹,渴望成仙的嘉靖帝;有木匠皇帝明熹宗;有把自己降为将军、皇宫内开办市场的明武宗;有贪财成性、开征矿税的万历帝;有宵衣旰食、道德自律的崇祯帝。所以明代帝王接受新鲜事物会容易得多,绝对具备改革这一条件。而且明代帝王的权力从未旁落,你看太监魏忠贤无论如何嚣张跋扈,他只能蒙蔽皇帝,却不能废立皇帝。崇祯帝挥一挥手,九千岁魏忠贤等阉党集团便烟消云散。这就是明代政治透明的结果。如果是明代面临西方的入侵,甚至不需要日本的”尊王攘夷“运动。但历史不容假设,这或许是时代的错误,因为明代皇帝和文人在黑暗中摸索,找不到改革政治的方向。
进入近代社会,中日两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。明治维新的成功和戊戌变法的失败,让中日综合国力差距越来越大。为什么日本成功?武士道精神也。武士道精神的实质是坤阴、坤之顺。
日本封建时代的镰仓幕府时期(1192——1333),当权的武士阶层内部形成共同的道德规范——武士道精神,其主要内容为忠君、节义、勇武、坚忍、克己等。它的思想基础是日本本土的神道教、中国的孔孟之道和佛教(禅宗)结合。武士无条件效忠于天皇、顺从自己的主人,必要时献出生命。武士道是对死的一种觉悟,它的最高境界不是生存,而是死亡。终老田园不是一个好武士,战死沙场或切腹自杀才是武士的理想归宿。自杀对武士是一种满足,是对如樱花凋零般的凄美的向往。
神道教认为,日本皇室是前660年由天照大神直系后裔神武天皇开创的。天皇出自神,人们要无条件地忠于天皇。天皇被视作”民族之魂“,每当日本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刻,就会被抬出来,如大化革新、明治维新,天皇都能顺应时代的潮流。所以十九世纪上半期的“尊王攘夷”运动才能成功,明治维新得以推行。日本成为亚洲唯一一个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国家,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。
明治维新也并不是尽善尽美的,天皇拥有绝对权力,军部不受任何节制。没有议会制约,让日本走上**道路。甲午战争的胜利,中国战败所给予日本的三亿六千万日元,大大刺激了日本**的胃口。等到1945年,美国的原子弹将广岛、长崎夷为平地,大和**尸横遍野。日本尝到明治维新种下的苦果。战后美国对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革,引入西方自由民主理念。他和日本本土思想结合,最终让日本经济迅速腾飞。
即使是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面对改革这个难题,也必须诉诸“**”。为了应对1929年爆发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,美国罗斯福总统不得不跳过国会和最高法院,通过强力机关——联邦调查局来加强政府权力。一方面遏制资本家的贪婪,对美国财阀施以重拳;一方面拿出部分利益分给民众,搞起社会福利。
戈尔巴乔夫推动的苏联改革也是如此。1988年,苏共召开第十九次全国党代会,戈尔巴乔夫做了长篇报告,把“民主化”、“公开性”和“新思维”作为三大改革倡议,它严重损害了官僚集团的利益。此后,苏共中央对斯大林的批判越来越激烈,指责他是**者和暴君的文章不断出现在报刊上,20世纪30年代被说成一团漆黑,有人指桑骂槐地攻击列宁。政治思想的混乱、经济上通货膨胀,使得戈尔巴乔夫和苏共的威信和影响力急剧下降,旧体制下被压抑的**膨胀,各地的独立浪潮滚滚而来。立陶宛、白俄罗斯、乌克兰等加盟共和国纷纷发表**宣言。八一九事件后,戈尔巴乔夫辞职,苏联解体了。
光绪帝和戈尔巴乔夫的命运一样,都没有足够的权威。民主化、公开性也正是邓小平改革的目标,邓小平一言九鼎,以其威望将改革进行到底: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、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、对毛**的功过做了客观评价。说到底,列宁、斯大林、毛**时代只是社会主义必须经过的一道坎,眼睛不能老盯在历史上。封建帝王打天下以及资本主义兴起初期,哪一个不是罪恶累累、罄竹难书?**应该支持戈尔巴乔夫,因为最重要的是当下——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
邓小平之后中国步入集体领导时代,“**”、“**”这类大错误不会重犯,但根本性变革也陷于停顿。有的只是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之类小插曲。有理由相信,只有强化国家最高**的个人权威,才能破除各种阻挠改革的利益集团,中国改革才能继续下去。
是不是君主专制就好呢?当然不是。君主专制是集中,还要有民主。吴起是法家的代表,但他又是儒家的学生。魏文侯以吴起善用兵,廉平,尽能得士心,乃以为西河守,以拒秦、韩。魏文侯既卒,起事其子武侯。武侯浮西河而下,中流,顾而谓吴起曰:“美哉乎山河之固,此魏国之宝也!”吴起对曰:“在德不在险。昔三苗氏左洞庭,右彭蠡,德义不修,禹灭之。夏桀之居,左河济,右泰华,伊阙在其南,羊肠在其北,修政不仁,汤放之。殷纣之国,左孟门,右太行,常山在其北,大河经其南,修政不德,武王杀之。由此观之,在德不在险。若君不修德,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。”武侯曰:“善。”《史记》
我们既要明君、清官,又要民主和法制。这就是民主集中制。
如此那么中华民族一定会再次复兴,中国梦一定会实现!